国家公园:回归自然的徒步,究竟还要走多久?
对于很多中国网友来说,在社交网站上浏览别人在国外徒步时的经历,是一件有趣却略感遗憾的事情。
有趣的事很多。
例如,一名美国女孩在阿拉斯加徒步时迷路,但期间遇到了一只机智的哈士奇。狗狗把她带到大路上,并一直在她之后的徒步之旅中陪伴左右,最后还救下了被激流冲走的她。
图片:微博
遗憾的事情当然也有。
虽然刚刚提到的那篇微博重点是“二哈不二”,但文中的一个细节不容忽视——这名女孩虽然被狗狗所救,但因为衣物全湿无法抵抗低温,最后不得已“按下紧急求救按钮,向救援部门发出信号”,并不久后被救援人员用直升机送到医院治疗。
看惯了国内“驴友失踪”这类新闻的网友们,大概对这个女孩获救的经历感到十分惊吧。惊讶之余,就是深深的遗憾了。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好像没有啊!紧急求救按钮与火速赶到的直升机?中国好像也很缺乏啊!
图片:微博
所以,只有美国有这样完备的野外救援系统吗?
中国目前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还有,同样是野外徒步,为什么中国的驴友们总是会“失踪”?
一、有一种无奈,叫救援直升机
微博中的美国女孩是在阿拉斯加州的楚加奇国家森林进行徒步的。这是美国第二大的国家森林,是美国保护区的一种。保护区内森林的保护、开发再到配套的服务、救援设施,都遵循统一的国家管理。可以说,选择在楚加奇国家森林进行徒步,是一件既有趣又安全的事情。
图片:悦禾旅游
而微博中提到的给力的救援直升机,其实在其他国家并不少见。
在德国,发达的航空紧急救援体系可以保证任意地点十五分钟内获得救援。在瑞士,航空救援队在良好的飞行条件下,也可以在15分钟之内到达除瓦莱州(Valais)之外的全国任何一个地点,并且求救者无需承担任何费用。就连经济并不发达的尼泊尔,在高于4500米的喜马拉雅EBC珠峰大本营徒步路线上,都修建了很多直升机平台,为的就是能够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快速救援。所有这些直升机上,都会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以及一些相关的医疗器材。
可见,国外的一些空中救援体系已达到很完备的程度。
那中国呢?
仅从救援直升机来讲,中国用于应急救援的直升机数量缺口大、结构问题突出,似乎没有如同国外般完备的体系。
十年前的汶川地震中,中国已有的重型直升机无法满足救援需求,不得不临时租用俄罗斯的一架米-26直升机参与救援,用来吊运大型的工程设备到救援现场。
图片:雪花新闻
地震后,人们对中国的救援直升机进行了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只有294架民用直升机可用于应急救援,平均每10万平方公里约3架,是主要西方国家平均水平的1/25。
除了数量,救援直升机的费用也是一直让人关注的焦点。2011年,北京空中120拟增加直升机救援,主要用于病情危重时城市之间的转院,一次最低费用10万元。这个数目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真的不是个小数字。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医院很少有专门的停机坪,直升机大多只能停在马路上或附近的运动场。如此这般,即使拥有了高效率的报警-响应系统、动用了直升机救援,那又怎能保证伤者被安全及时的送到医院大楼内抢救呢?
二、有一种缺失,叫国家公园
微博中提到的救援直升机,仅仅是野外救援的一部分。而野外救援,又仅仅是美国国家森林体制建设的一部分。
除了国家森林,美国还有众多的国家公园,它们都由国家统一管辖,有着极为完善的设施建设。
说起国家公园,很多国内的小伙伴并不陌生,但真正知道其含义的人很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出台的《保护地管理类别指南》指出,国家公园(NationalPark)属于保护地(Protected Area)六个类别中的第二类,且国家公园是主要以生态系统保护和游览为目的实施管理的保护区。指南对该类陆地和或海洋自然区有以下要求:为现在及将来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禁止有损于保护区规定目标的资源开发或土地占用活动,为精神、科学、教育、娱乐及旅游等活动提供一个环境和文化兼容的基地。
对于去惯了人山人海的旅游景区的我们来说,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的国家公园可以说是很“佛系”了。但正是这种佛系,才给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回归自然的方式。
在国家公园系统完善的国家,人们驱车去国家公园徒步的景象很常见。而人们对于徒步的热爱,也使得步道(只可步行不能通车的路)成为了国家公园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
以新西兰的米尔福德步道为例,步道两侧设有完善的指引路标系统和安全庇护;丛林卫生间(里面马桶、洗手液和厕纸一应俱全)以及在营地木屋都为徒步者提供了最舒适方便的生活保障。步道两侧没有一只垃圾桶,游客必须把垃圾带到营地或带出步道;而木屋营地所有的给养、物资、食物和垃圾,甚至人类排泄物都是通过直升机往返运输。步道通过每日限流80人,最大程度保证该当地的自然承载能力。
而与先进的步道配套的,是齐备的救援设施和专业人员。这就能让徒步的旅者们在意外发生后,能够最快的获得救援。
相比于国外的步道系统,或者说国家公园系统,中国相应方面的管理就薄弱太多了。
美如画的风景被围栏铁丝网圈起来,任由人山人海在有限的区域内摧残着自然植被、打扰着野生动物。
图为旺季的九寨沟
图片:新浪
当恼于人流、向往自然的驴友们在野山“开发”新的徒步道路后,由于没有安全规范的配套设施,危险往往很容易发生。而一旦危险发生,有人需要救援,又由于整个山地步道系统严重落后,没有庇护所、没有规范的指引系统、没有应急报警系统,救援队如大海捞针,搜救困难,成功率低。到头来,人们指责的几乎都是驴友,却忽视了更庞大的国家公园系统的缺失。
回归自然的徒步啊,究竟还要走多久呢?
三、有一种矛盾,叫关闭景区
好在,中国已经在国家公园的道路上起步了。
到目前,中国已设立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别是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和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根据《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到2020年,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基本建立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
“国家公园,就是要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世代传承,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听起来很棒。
但是,在令人满怀期待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始后半年,另一个令人哀叹失望的消息在热爱旅行的人们中炸开:从今年4月起,被誉为“天神的后花园”的青海年保玉则景区暂停接待游客,或将被永久关闭!而同时公布的还有著名的青海湖景区鸟岛和沙岛。此后的5月,三江源国家公园再发通告,宣布禁止在其黄河源园区扎陵—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护分区开展旅游活动……
这个消息引起一片哗然:三江源地区不是成为了国家公园体制的试点之一吗?怎么一下子就要关闭景区了呢?
其实说起来,“关闭”有时候并不意味着停止,而是为了更好、更可持续的发展。
GEI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经理彭奎博士认为,在任何涉及自然生态和自然景观的区域,在没有准备好保护措施应对旅游等开发带来的种种资源破坏之前,暂停或关闭开发开放应该是最恰当和理性的选择。首先,上述被关闭的区域,都存在违法违规现象。景区建设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并存在安全隐患。其次,自然保护地与景区重叠,导致了违法建设、非法旅游和项目规划频频越界。各方为维护自身利益,最后牺牲的只能是保护地的野生动植物。长此以往,将使“绿水青山”皮之不存,“金山银山”毛之不附。
国家公园体制的试点和保护区的关闭,这一开一关,是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探索,也是一个进步。
彭奎博士指出,旅游禁令是对中央环保督察和“绿盾”行动的正确回应,但不能由此给地方政府和群众一个错误概念:即凡是涉及保护地的,除了严防死守的关闭保护就不能做任何事情,也绝对不能旅游。这样做,一来将使公众失去了体验我国自然遗产的公平机会,二来无法解决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长远来看,封闭保护也会影响地方政府和民众对保护的积极性,真正稳定的保护成效也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除了牢记“不做什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能做什么”呢?
对我国很多保护地及其周边地区而言,在保护的红线之下,放弃涸泽而渔的大众旅游观光,发展生态旅游和户外体验或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发展选择。
对此,彭奎博士提出了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1)严格分区管理,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地及其外围一定比例的区域开展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和户外体验(徒步、游憩、科普、探险、运动、自然教育等);
(2)通过科学的线路和内容设计,为不同层次人群提供多元化的丰富的自然体验;
(3)严格规范生态旅游设施建设,以自然生态为本将对自然景观的干扰降到最低甚至没有人工干扰;
(4)以人为本,提供最基础的自然体验供给服务和安全保障;
(5)以特许经营权等形式将经营服务和收益让渡给社会和当地居民,政府回归保护自然这一公共利益的根本职责,并对保护和经营活动实施监督评估;
(6)社区依赖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文化传承,发展需求巨大的稀缺生态服务和产业……
若此体系可以实现,它将建立起中国自然保护地与人的和谐关系,在尊重和顺应自然生态的前提下,使各利益相关方从保护中获益。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上述几点真的很符合对国家公园的描述呢!
希望不久的将来,新闻中充斥的将不再是令人扼腕叹息的“驴友失踪”消息,而是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公园徒步的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