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格聂重逢!
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是位于四川、云南和西藏交界处的“横断山脉”。而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格聂神山,被世人称为是横断山脉的“心脏”。格聂神山是纵贯南北600余公里的沙鲁里山脉的主峰,藏语名为”呷玛日巴”,海拔6224米,为康南第一高峰。从卫星图上看,格聂神山矗立在整个横断山区的中心位置,形状犹如一颗跳动的心脏,因此被称为“横断之心”。
格聂神山是我国藏传佛教24座神山中的第13座女神,与珠穆朗玛峰并列,是世上唯二的胜乐金刚的八大金刚妙语圣地。格聂区域雪峰林立,其中格聂主峰6204米,肖扎神山5807米,克麦隆神山海拔5780米。1877年,著名探险家William Gill来到理塘,第一次看到格聂峰的他在日记中写道:“没有任何词语可以形容这座高大的山峰,在这里,旅行者可以体会到当地藏族人的心情,为何他们会将她视为女神崇拜……”
由于当地地质构造的复杂和气候垂直分布,河流、草原、湖泊、瀑布、雪峰、冰川交错出现在同一地理空间内,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原始自然生态系统。因为原始森林从未被采伐,复杂的生境和地貌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有全国种群量最大的林麝、马麝和数量众多的雪豹、豹猫、黑熊、猞猁、等珍稀野生动物自由的生活在群山之中,与人类和谐共生。
从稻城机场前往格聂的途中,我们捕捉到了一匹狼的身影
这是格聂地区,第一次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雪豹
一只“夜猫子”凌晨三点路过红外相机,它是小而凶猛的豹猫
则巴村就坐落于格聂神山南坡脚下,是距离格聂山最近的一个藏族原住民村落。2020年,为了平衡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当地社区的发展,维护自然和文化景观多样性和独特性,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简称GEI)与丹巴县登龙云合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北京接力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启动了格聂云合生态教育中心项目,开启了格聂地区国家公园研究和社区保护工作。支持当地牧民进行野生动物的监测巡护,并培养年轻人作为生态导赏员,培训妇女作为手工艺人,将生态保护与公民科学、生态体验活动相结合,在格聂推动以国家公园为目标的荒野保护和可持续生态经济。
则巴村年轻的小伙子们组成了一支志愿巡护队,在格聂安装了红外相机,用于监测和记录在这里生活的野生动物,为开展巡护保护行动及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这台名为ZB006的相机安装在了格聂主峰下的原始森林里。(从左到右依次为:丁真格乃、格乃次称、泽仁多吉、格勒达哇)
本次展览从地理风貌、野生动物和社区人文三个板块系统性地纪录格聂社区保护工作,一共囊括30件摄影作品,对GEI和则巴村居民共同参与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同时,展览也呈现了通过红外相机在格聂地区首次拍摄到的雪豹、中华鬣羚、马麝、豹猫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12月18日,《横断之心—格聂社区保护实录》展览正式在北京798映画廊开幕,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创造了超过20万浏览量。展览期间,共有超过150余人次来到现场观看和聆听格聂的故事,并留下了超过200条对格聂神山的寄语和祝福。网友在参观完后留言到“看到了格聂的风景看到了人,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就像见到了许久未见的朋友那样亲切。不看标牌也能认出格聂之眼、冷古寺……感谢这次活动带来这么好的作品……”
感谢所有朋友们的留言!你们的祝福会被带回格聂!
12月20日,展览沙龙在映画廊举办,包括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的执行主任金嘉满女士、项目经理彭奎博士、北京接力基金会秘书长高向梅女士、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负责人宋大昭、中科院地理所副研究员何思源等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沙龙,畅谈格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以及格聂作为未来国家公园的可能性等。
来自格聂则巴村的巡回队员丁真格乃和在则巴村驻地工作的登龙云合员工王梓峰也专门从理塘来到了北京,讲述他们在格聂工作中的趣事和生活中遇到野生动物。沙龙的在线直播吸引了超过1万人的观看。
丁真的走红就像一扇窗户,打开了人们对格聂的好奇和想象,也让更多的人逐渐爱上了这个被称之为“横断之心”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和其他生灵。我们希望这次展览也像一扇窗户,让远隔千里的人们透过它身临其境,感受格聂神山的神奇力量。它蕴含着大家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回归。
时间倒回到9月,GEI与则巴巡护队的小伙子们在格聂主峰下安装了最后一台红外相机,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相机能拍到什么。然而,之后的天空上突然出现巨大的双彩虹。那一瞬间,我们相信这是神山的祝福和承诺。在这里,也衷心地祝福关注神山的你,扎西德勒!
总有一天,我们将在格聂重逢!
图片来源自GEI
图片来源自熊吉吉、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