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姆沙伊赫现场|GEI联合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新闻发布会
0 Comment
11月10日,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与中华环保联合会在第二十七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7)现场的新闻发布间共同,举办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新闻发布会(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Voices from Scientist and Youth Groups of China)。 新闻发布会上,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与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年环境友好行动委员会代表分别围绕气候变化与飞鸟守护、生物多样性金融、环境风险评估工具和国际协作主题,面向现场参会机构和国际媒体进行了发布。 GEI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GEI 会上,GEI项目主任彭奎博士现场发布了“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管理工具(EMTI)”,GEI项目官员王倩博士介绍了“中非民间生物多样性对话平台”。 EMTI是一款针对中国海外投资生物多样性影响风险评估的工具,通过项目地或潜在投资项目的地理位置,分析其对自然保护地、关键生态系统、濒危物种、水环境、自然灾害、社会文化等的影响,从而分析其潜在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为银行和企业项目投资提供快速的决策参考。 GEI发布“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管理工具” 图片来源:GEI “中非民间生物多样性对话平台”于2019年由GEI和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AWF)倡议发起,成员包括中国的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CSABC)和非洲公民社会联盟(ACBA)的160多家民间机构,旨在开展中非民间对话、案例分享和项目合作,并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及气候公约大会上共同开展活动,成为中非民间自然保护交流的重要桥梁。 11月10日正值大会的“青年与未来世代日”,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委在大会UN新闻直播发布间正式发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青年守护飞鸟行动倡议》(以下简称《倡议》)。青少委“飞鸟守护大使”泠鸢yousa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年代表分别以视频形式参与了此次发布会。 图片来源:GEI 为推动气候变化全球行动,助力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发展, GEI将在COP27上举办和参加6个边会活动和1个新闻发布会,将中国声音,特别是中国非国家主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声音,带去这一最大规模的气候行动年度会议。 接下来的6场边会活动包括:11月14日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和“能源可及性和社区主导的气候适应”边会、11月15日的“中国–亚马逊地区合作展望”边会、11月16日的“推动刚果盆地可持续投资与贸易”边会、11月17日的“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协同的自主贡献与全球协作”和“基于然的解决方案推动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边会等,敬请关注。 图片来源自GEI
珍爱湿地,守护未来|GEI将主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边会
2022年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大会)在湖北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时举办,会议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国际会议,中国作为COP14主席国全面领导公约事务。 11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 图片来源:新华社 11月12日,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将携手国际鹤类基金会(ICF)、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保护国际基金会(CI)和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RIEL),共同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跨区域湿地行动:连接人、物种和栖息地”主题边会。 本次边会将聚焦跨区域湿地保护行动,分享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大洋洲等区域的跨区域联合保护优秀实践和案例,包括:东亚–东南亚社区湿地保护最佳实践,鹤类迁徙路线上的协同保护,湿地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协同案例等。届时,会议将邀请政府机构、公益组织、研究机构、学校和社区、企业等利益相关方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湿地物种和栖息地保护合作行动机制,搭建跨区域湿地保护协作平台和网络,实现人、物种和湿地栖息地保护的有效连接。 图片来源自《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从昆明出发:非国家主体踊跃参与CBD COP15对话交流
2022年8月12日,“非国家主体利益攸关方参与CBD COP15对话交流会”在北京渔阳饭店举行。本次会议由《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CBD COP15执委办指导,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 本次会议是GEI 联合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机构,助力中国非国家主体如何参与CBD COP15及全球环境治理的系列行动之一。会议为中国非国家主体的社会组织、国际机构、商业企业等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政府部门及国际社会各方交流和对话的机会,帮助大家交换和分享最新信息,为中国非国家主体积极筹备COP15二阶段会议提供支持。约60位国内外不同利益攸关方代表线下参加了本次交流对话,40余位代表线上参与,超过300人在直播平台上进行了观看。 生态环境部生态司蔡蕾副司长、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行动议程领军人物、秘鲁前环境部长Manuel Pulgar先生,以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徐光理事长,为上午的会议进行了开幕致辞。会议围绕“COP15二阶段会议进程和非国家主体参与机会”“关于COP15二阶段会议相关情况介绍和建议”“社会组织参与COP15二阶段会议的准备”展开,由GEI彭奎博士进行主持。 蔡蕾副司长(中)正在进行会议致辞 CBD秘书处代表Ulrika Nilsson女士对今年年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进行了介绍。随后,彭奎博士对中国的非国家主体在过去3年来如何积极开展COP15系列活动,包括去年成功举办的COP15 NGO平行论坛,以及如何筹备参与二阶段会议进行了详细展示,并回答了各方代表的提问。 Ulrika Nilsson女士详细介绍了COP15二阶段会议的筹备工作 下午的会议,由中华环保基金会房志副秘书长和北京大学吕植教授分别主持。会议围绕“社会组织、企业参与COP15二阶段会议的活动计划”“GBF谈判最新进展介绍”“国际机构对2020后GBF文件立场交流”“下一步工作行动”等议题展开,各利益方就CBD 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首先,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办公室的罗茂芳博士,对《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谈判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介绍。随后,IUCN中国代表处的杨方义主任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代表徐欣先生,分别阐述了国际机构对2020后框架文件及谈判争议点的观察和立场。 GEI、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TNC、自然之友、农民种子网络、友诚基金会、野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RI、北大林肯中心、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等各个社会组织代表,就如何参与COP15二阶段会议以及当前的活动筹备计划工作,进行分享和交流。 GEI彭奎博士正在进行社会组织参与COP15行动演讲 在企业交流对话环节,华泰证券、三峡集团、乐活LOHAS杂志、万科基金会、开云集团、汇丰银行等企业代表围绕COP15的话题、活动计划及行动方面进行了分享。 未来,GEI还将继续组织“中非生物多样性科普展览”“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COP15行前会”“非国家主体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主承诺”等系列活动,并协调组织国内社会组织和商业伙伴,参加今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COP15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二阶段会议。 扫描下方二维码... Read More
地球是我们,也是它们唯一仅有的家园
我们在格聂安装的红外相机 自我们在格聂安装红外相机起 我们便在这“秘境之眼”中 监测到了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 有快乐出游的白马鸡 有表情管理失败被抓拍的雪豹 也有结伴出行的狼同伴 这些记录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 也让我们亲身体会到 生态环境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原来,我们的默默守护 真的可以换来它们宁静、幸福的生活 今天(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国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该主题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能重建更美好的家园的基础,涉及以生态系统为本的气候办法和针对气候、健康问题、粮食安全、水安全以及可持续生计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表示,各国政府今年将商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明确而可衡量的目标,确定强有力的实施手段,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在2030年之前走上恢复之路。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格聂,一年四季都很迷人 摄影:汪堆 2022年3月29日,为期两周半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第三次会议(OEWG-3)于瑞士日内瓦落下帷幕,这是继2021年昆明第一阶段会议后《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首次线下会议。 作为CBD 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的联合主办方之一,GEI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及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核心成员持续参与了COP15系列会议的跟踪,同时以观察员的身份在线参与了OEWG-3的会议全程,并将持续跟进OEWG-4和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进展。... Read More
映画廊 · 横断之心|明天,我们将格聂带到了798
2021年12月18日至21日,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将在北京798艺术区映画廊举办“横断之心:格聂社区保护实录“特别展览。 30件关于格聂地理风貌、野生动物和社区人文的摄影作品,将为大家展现真实的横断之心——格聂神山,以及我们与则巴村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保护工作。同时,展览也展示了红外相机在格聂地区首次拍摄到的雪豹、中华鬣羚、马麝、豹猫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横断之心:格聂社区保护实录 2021年12月18日-12月21日 映画廊,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七星中街 参观时间:10:00 – 18:00 门票:免费 如果你来现场看展,我们想请写下最想对格聂说的话。我们会将大家的祝福带回然日卡村的格聂自然中心,期待这些文字可以被每一个来到格聂神山的朋友看到。P.S:现场还会随机赠送小礼物哦!😄😄😄 当然,如果你无法来到现场,也可以关注GEI官方微博(@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祝福。我们将收集整理大家的评论,将它们一起带回格聂。 12月20日上午10点,我们将在映画廊举办开放式沙龙活动。届时,来自格聂的志愿巡护队队员、野生动物保护专业、国家公园专家将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保护故事和知识讲座。本次沙龙提供微博直播,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云看展~
GEI联合ICIMOD成功举办“怒江社区可持续生计发展培训会”
2020年12月26日,在联合国发展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GEF-SGP)的支持下,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GEI)联合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在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社区可持续生计发展培训会”。 在怒江州林草局和福贡县林草局的支持下,州县林草局的代表、地方企业及多家合作社代表参与了此次培训。同时,来自福贡县马吉乡旺基独村、石月亮乡米俄洛村和亚朵村,以及鹿马登乡亚坪村的村委班子、护林员、积极户等七十多位学员也参与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当天,来自怒江州林草局、福贡县林草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贡分局的代表出席并致辞。GEI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经理彭奎博士介绍了项目进展及培训会的目的,并对学员进行了社区协议保护及发展实践的培训。 随后,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汪云刚研究员,北京碧山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赵云先女士,山水伙伴创始人郑岚女士,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生刘蓉昆为培训学员讲解了关于茶叶种植管护及病虫害防治、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生态产品开发、生态保护及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了生动的案例分享和现场演示。 碧山国际副总经理赵云先女士认为:“此次培训活动不仅能够让社区进一步了解了我们公司在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方面的经验,同时对于我也是一次更好认识福贡和怒江的机会。作为生态旅游的实践者,我们需要探索怎么做才能当好一个好主人,来迎接八方的客人,努力把最好的,最美的福贡和怒江展现给我们的客人。”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希望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可持续替代生计,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培训会第二天,项目组工作人员协同培训专家在亚坪村支书及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往亚坪生态景区“十八公里”及三江并流区步道进行了实地考察,就如何选择和设计乡村旅游线路提出了建议,并就开展试点运行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估。 最后,项目组工作人员及专家向福贡县林草局相关领导汇报了此次培训工作的进展,并就下一步有关生态旅游和产业扶贫等乡村振兴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根据项目活动计划及安排,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及村民意愿,2021年上半年项目组还将持续组织系列培训,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围绕社区保护和低碳减排工作进行深入推广,进一步推动试点生态旅游线路的开发及社区落地实践的探索,寻找云南高山峡谷社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新模式。
国家公园:回归自然的徒步,究竟还要走多久?
对于很多中国网友来说,在社交网站上浏览别人在国外徒步时的经历,是一件有趣却略感遗憾的事情。 有趣的事很多。 例如,一名美国女孩在阿拉斯加徒步时迷路,但期间遇到了一只机智的哈士奇。狗狗把她带到大路上,并一直在她之后的徒步之旅中陪伴左右,最后还救下了被激流冲走的她。 图片:微博 遗憾的事情当然也有。 虽然刚刚提到的那篇微博重点是“二哈不二”,但文中的一个细节不容忽视——这名女孩虽然被狗狗所救,但因为衣物全湿无法抵抗低温,最后不得已“按下紧急求救按钮,向救援部门发出信号”,并不久后被救援人员用直升机送到医院治疗。 看惯了国内“驴友失踪”这类新闻的网友们,大概对这个女孩获救的经历感到十分惊吧。惊讶之余,就是深深的遗憾了。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好像没有啊!紧急求救按钮与火速赶到的直升机?中国好像也很缺乏啊! 图片:微博 所以,只有美国有这样完备的野外救援系统吗? 中国目前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还有,同样是野外徒步,为什么中国的驴友们总是会“失踪”? 一、有一种无奈,叫救援直升机 微博中的美国女孩是在阿拉斯加州的楚加奇国家森林进行徒步的。这是美国第二大的国家森林,是美国保护区的一种。保护区内森林的保护、开发再到配套的服务、救援设施,都遵循统一的国家管理。可以说,选择在楚加奇国家森林进行徒步,是一件既有趣又安全的事情。 图片:悦禾旅游 而微博中提到的给力的救援直升机,其实在其他国家并不少见。 在德国,发达的航空紧急救援体系可以保证任意地点十五分钟内获得救援。在瑞士,航空救援队在良好的飞行条件下,也可以在15分钟之内到达除瓦莱州(Valais)之外的全国任何一个地点,并且求救者无需承担任何费用。就连经济并不发达的尼泊尔,在高于4500米的喜马拉雅EBC珠峰大本营徒步路线上,都修建了很多直升机平台,为的就是能够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快速救援。所有这些直升机上,都会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以及一些相关的医疗器材。 可见,国外的一些空中救援体系已达到很完备的程度。 那中国呢? 仅从救援直升机来讲,中国用于应急救援的直升机数量缺口大、结构问题突出,似乎没有如同国外般完备的体系。 十年前的汶川地震中,中国已有的重型直升机无法满足救援需求,不得不临时租用俄罗斯的一架米-26直升机参与救援,用来吊运大型的工程设备到救援现场。 图片:雪花新闻 地震后,人们对中国的救援直升机进行了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只有294架民用直升机可用于应急救援,平均每10万平方公里约3架,是主要西方国家平均水平的1/25。... Read More
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荣获第七届阿拉善SEE生态奖!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对GEI来说,是一个比往常更加特殊的节日, 因为…… 我们获奖啦! 想知道我们在过去的几年中做了些什么吗?欢迎大家观看下面的短片,支持和了解我们的工作! (视频约1分10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GEI荣获生态奖 6月5日,第七届阿拉善SEE生态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数十名政府机构、专家评委、公益组织代表、200多位中国企业家以及近百家中外主流媒体共同参加了此次环保盛会。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受邀参加,并荣获了第七届阿拉善SEE生态奖。 华远地产前董事长任志强和诺亚控股有限公司创始投资人章嘉玉为GEI颁奖 – GEI 2017 全球环境研究所作为中国本土环保NGO,率先将中国社区保护经验广泛推广至全国16个省份以及缅甸、美国、斯里兰卡等10个国家,并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创新型可持续社区协议保护机制,有效改善了社区生计。 GEI执行主任金嘉满发表获奖感言 – GEI 2017 阿拉善SEE生态奖 本届SEE生态奖共设置了10名获奖者和1名评委会特别奖,以表彰2015-2016年度环保公益领域最具开创性和引领性的环保组织、媒体、企业、个人和基层政府部门。 第七届SEE生态奖获奖人与颁奖嘉宾 – 阿拉善SEE公益机构 2017... Read More
你们都在谈论的草原管理问题,到底在说什么?
北京,2016年10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草原管理政策与气候变化适应分享会”上,来自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云南和内蒙古的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IFCE)、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国内外非盈利机构的代表共30余人,对国内外草原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实践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满满的干货。 与众不同的观点不是想当然的临场发挥,而是基于专家们非常严肃的甚至持续数十年的科学研究结论。越来越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了草原生态系统及其管理的根本问题,为草原政策制定和实践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切合实际的行动方向。 专家见解 国际草原管理政策是如何实施的?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IFCE)副主任张琪介绍了 “可持续草地治理的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项目。该项目通过调研瑞士、美国、蒙古的草场治理案例,主要关注草场管理如何兼顾牧民生计、公平和环境保护。 “蒙古的民间组织规模和影响巨大,可能是世界上参与政府草原管理最典型的。”——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张琪副主任 据张琪介绍,瑞士联邦政府通过20%定量补贴和80%的绩效补贴来强化补贴的社会效益;而蒙古的民间组织则在保护草原生态方面参与程度很深,代替政府履行诸多职能,其实是政府购买了大量服务。国外草原管理经验对研究中国西部草场相关管理机构、政策和市场有重要借鉴意义。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副主任张琪介绍草场治理国际经验 – GEI 2016 GEI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经理彭奎,分享了GEI与IFCE合作在青海三江源和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调研成果,并结合过去数年的调研成果进行系统分析。 彭奎博士认为,三江源和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牲畜单一化发展明显,是草原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气候变化才是青海和内蒙草原发生退化的主要原因。 在保障其基本生计的情况下,青海和内蒙的牧民都有较强烈的意愿参与草原管理的学习培训。 文化宗教背景对两个地区市场行为影响巨大,需成为草原政策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联户放牧和合作社在牧民协同管理草原并共同应对市场风险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成为草原经营的有效机制进行重点支持。 GEI彭奎博士介绍青海和内蒙古草原政策调研成果 – GEI 2016 来自内蒙古大学的达林太教授和云南农业大学的杜发春教授分别在内蒙古和青海开展了数十年工作。 “从实际的牧业经营效益分析来看,牧户经营效益高于合作社,合作社效益高于公司经营。”——内蒙古大学达林太教授... Read More
各方齐聚,共谋生态保护
2014年7月8日至9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WCS)合作,共同在北京举办了为期一天半的“生态安全保障体制研讨会”。 70余人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就有关现行生态保护体制的现状和挑战、生态安全立法、社区参与生态保护、生态服务型经济、生态红线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者包括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宝兴县等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四川、青海、西藏地方保护区代表,国内外NGO代表以及GEI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冀强博士,GEI执行主任金嘉满等。 GEI金嘉满女士会议致辞 – GEI 2014 GEI执行主任金嘉满在9日上午“生态安全保障体制研讨会”的闭幕式致辞中对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 “我觉得这个会真的达到了一个目的,就是从上一直到我们的社区、居民,都在讨论生态、环境还有保护,包括顶层的设计从体制到低下居民的利益问题,资产权益问题,实际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在各个层面,提出了自己对生态安全保障体制的思考。” “系统思考生态安全保障”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前所未有地飞速发展,成果有目共睹。然而,如此经济增长却承担了高昂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代价,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 GEI张冀强博士介绍中国生态危机背景 – GEI 2014 张博士在发言中提到,生态危机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势之严峻不容忽视。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发展的突出地位。但是,现行的生态保护体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出多门、监管不分、保护区分散、生态红线缺失、保护资金使用效率欠佳、市场经济手段运用不足、缺乏社会参与等。 这使得难以从整体解决中国生态安全的根本问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用制度化的手段来保护生态的路线方针,并将生态安全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这意味着解决中国生态危机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将从战略和制度层面思考、改进和创新现行生态保护体制。 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正是抓住了该契机,经过半年多的筹划准备,力图为生态体制的决策者、执行者、参与者和社会力量搭建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群策群力,为国家生态保护出谋划策。 研讨会共分五个环节,与会人员就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度讨论:... Read More